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對廣州市休閑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公布
2022年,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休閑服裝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57批次樣品,經檢驗,有26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本次抽查依據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8401-2010、推薦性國家標準GB/T 5296.4-2012以及相關推薦性的產品標準對產品使用說明(標識)、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耐洗(或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復合色牢度等項目進行了檢驗。不合格項目涉及產品使用說明(標識)、pH值、纖維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光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
主要不合格項目及情況分析
1. 產品使用說明(標識):
產品使用說明(標識)是消費者了解產品性能的主要窗口,如果標識標注錯誤或漏標就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影響消費者判斷而購買不適用產品。產品使用說明(標識)不合格主要表現為耐久性標簽標注的維護方法新舊標準混用、號型標注方式不符合標準要求、不同部位標注的信息不一致等。產品使用說明(標識)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對產品使用說明(標識)問題不夠重視;二是生產者不了解服裝產品使用說明(標識)的標注要求,導致有意或無意漏標或錯標。
2.纖維含量:
纖維含量是紡織服裝產品所用原料的明示標注,其反映了產品的真實屬性。由于消費者在選購紡織服裝產品時往往是依據明示纖維含量進行選購,纖維含量標注與實際不符或未明示纖維含量將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國內銷售的紡織產品,其纖維含量應符合標準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的要求。纖維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企業質量意識淡薄,未對采購的原料進行嚴格把關,部分送檢或者根本不送檢而隨意標注或者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而盲目標注;第二,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對于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只檢驗其中部分批次,以偏概全,造成標稱值與實際檢測值不相符;第三,部分企業存在以次充好的行為,用價格低廉的纖維代替價格昂貴、性能優越的纖維而謀取不法利益;此外,企業對纖維含量標注要求不了解,未能按標準要求標注纖維含量,也是造成纖維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3.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常說的“禁用偶氮染料”??煞纸庥泻Ψ枷惆啡玖献鳛楦鞣N紡織、輕工產品標準或技術規范中最重要的化學指標??煞纸庥泻Ψ枷惆啡玖显谝欢l件下,可分解還原出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物質,引起病變和誘發惡性腫瘤物質,導致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盂癌等惡性疾病。除了傷害人體健康之外,在生產“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的過程中還會大量排污,由此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煞纸夥枷惆啡玖喜缓细裰饕怯捎谟∪具^程中沒有做好原料管理,采用了不合格的偶氮染料對織物進行染色。
4.色牢度:
色牢度是指染色紡織品在使用或加工處理的過程中,紡織品上的染料經受各種因素作用(如日曬、水洗、汗浸、摩擦等)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來色澤的性能。色牢度差的服裝,在使用過程中,染料容易脫落和褪色,影響美觀,且脫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健康。面料生產企業在對面料染色時使用了劣質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都可能導致色牢度不合格,而服裝生產企業采購面料時如未對面料色牢度按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進行嚴格把關,則可能會導致服裝成品的色牢度不合格。
5.pH值:
紡織品水萃取液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時,有利于保護人體皮膚的表面平衡,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并易使皮膚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根據GB 18401-2010規定,嬰幼兒服裝產品的pH值應達到A類要求,即4.0-7.5;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其pH值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即4.0~8.5;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其pH值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即4.0~9.0。服裝織物在后整理過程中常在堿性條件下或使用堿性整理劑對產品進行后處理,如果未嚴格按照工藝條件進行中和處理或中和處理不充分,就可能會導致產品偏堿性,從而發生pH值超標的情況。
來源: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麗晶軟件(股票代碼 833277),專注時尚行業20余年,以前瞻性視角和前沿IT技術為時尚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以專業服裝ERP軟件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為基礎,以智慧零售、智能制造打造時尚行業新生態。
迄今, 麗晶已經為1萬+品牌、20萬+終端提供了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標桿客戶有:歌莉婭、影兒、伊芙麗、雅鹿、卡爾丹頓、UR、倩碧、富安娜、勁浪體育……
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麗晶致力于賦能每個時尚企業成為C2M的產業互聯網企業,幫助企業提升銷售效率與供給效率,建立產銷平衡的增長閉環。